(i美股讯)北京时间9月29日,易凯资本CEO王冉做客i美股,与网友一同探讨VIE监管等相关话题。王冉表示VIE问题的彻底解决必须以行业准入制度、发审制度和人民币基金市场的变革为前提,在前提不具备的时候贸然关上VIE的大门无益于问题解决,反而有碍行业发展。以下为访谈内容整理,与王冉交流请点击进入。
1.VIE问题最乐观预期:边修路边关门
提问:您认为VIE的实质是什么?像互联网、教育培训,外资都已经进入了;而且成为了为数不多的可以对抗外国企业的行业。进行审批的意义再哪呢?
王冉:对拥有审批权力的审批者来说,审批经济的意义就在于审批这个动作和过程。
提问:未来官方有无可能放宽外商投资目录?例如将增值电信业务等行业放开,这样一来VIE也就失去存在的必要性。
王冉:VIE的由来首先就是由于行业准入限制。将来把VIE变得无关紧要的应该首先也是行业准入放开。连中移动、中石油这样的垄断行业里的支柱企业都可以有外资,普通互联网领域却不允许外资进入,非常令人费解。至于未来是否会放开,我们可以呼吁,但不能替政府回答。
提问:请问王总,法律上讲证监会是否有资格监管海外上市企业vie形式?@简直 书记昨天在围脖上称任何国家的证券监管机关设立的宪法目标是,保护境内普通公众勿受非法公开融资之骗,而不在该国境内且不针对该国居民的公开融资,不应由该国监管,企业在该国做生意不是证券监管的合法理由。
王冉:证监会前面有“中国”两个字,但这两个字应该对应的是中国的证券市场,而不是中国的企业。证监会只需要对中国的证券市场负责。
提问:请问您对VIE事件解决的最乐观和最悲观的预期是什么?
王冉:我多次表达过,VIE问题的彻底解决必须以行业准入制度、发审制度和人民币基金市场的变革为前提。在前提不具备的时候贸然关上VIE的大门就如同试图用尿不湿解决拉肚子的问题。因此最乐观的预期是:疏堵兼顾,边修路,边关门。最悲观的预期是:咣当,没路。
2.市场最害怕的就是VIE问题的不确定性
提问:您怎么看待经济观察报文章观点,对新老VIE公司采取不同的要求,用‘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方式加以规范?这其中有哪些投资机会或投资陷阱?
王冉:最大的陷阱就是把刀举在半空不往下落。大家不知道刀会不会落下、或者往哪落下的时候会尽量躲得离它远一点,这对某些人来说可能就是机会。
提问:既然VIE采用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调调,那么已经上市的中概是不是影响不会很大,为什么最近这些在美上市的中概还跌这么惨?
王冉:因为市场最害怕的就是不确定性。现在问题被提了出来,却没有明确的答案。
提问:从您掌握的信息来看,美国投资者对于VIE问题是否已过度恐慌?在赴美上市这一过程中,VIE问题对于美国投资者情绪的影响是否还会持续?
王冉:全球资本市场本身就在多事之秋,这个时候又发生了诚信问题和VIE,投资人不砸你砸谁啊?好比外面正电闪雷鸣呢,您非要站到烟囱顶上手里还攥着一天线!当然,从另一个角度说,砸着砸着就砸回原形了。我个人觉得进入价值投资区间的中概股正在开始多了起来。
提问:请问王总,会有一波电商赶在证监会出台新政策前流血上市吗?
王冉:就看有没有选择了。暴雨天出门的,都是不得不出的。
3.IPO窗口10月会开一点 要上市公司会流血
提问:您估计这次VIE到底会不会影响互联网公司融资和海外上市?
王冉:当然会。不过有些投资人是真不明白,有些投资人是揣着明白装糊涂。越是公募市场上的投资人越可能真不明白,越是一天到晚扎在北京上海酒店大堂谈事的风投和私募市场投资人越是抱着有便宜“不占白不占”的心理。贵点便宜点事小,让自己显得愚蠢事大。
提问:目前因为VIE事件而被耽搁的企业融资、IPO项目多嘛?
王冉:我个人认为,IPO的窗口即便10月份打开一点,也顶多是个别中国企业流血往外冲,基本上可以算是关闭状态,只不过没上锁而已。至于私募市场,该做的项目还是会做掉,但估值和时间都会受影响。有些投资人可能会采取拖延战术,甚至出尔反尔。越是这种环境,越是彰显性格的时候。投资人做事,同样要有底线。
提问:在目前情况下,是否有上市策略方面的建议,例如等VIE问题重新明晰后,再启动上市进程?
王冉:很难一概而论,我们投行的核心价值就是提供量体裁衣的回答。总的来说,无非就是三种可能:冲;等;拆。
4.部分已上市及准备上市公司或转投香港A股
提问:您能不能从投行的角度谈谈VIE事件后,国内企业选择上市目的地的影响,内地?香港?美国?
王冉:市场估值等方面的原因会使一批已经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考虑转投香港或者A股;VIE的原因会让一批原本打算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考虑转投A股或者香港。
提问:如果VIE这条路被封死,美元基金是不是就不会再投互联网行业了?那像餐饮、食品、软件、酒店等不受管制的行业是不是会更受青睐?
王冉:资本逐利,美元资本也不例外。任何一个行业,只要有机会,就会有资本的目光。当然,政策法规会在短期内导致一些投资基金重新分配自己的资金去向,但长期而言,永远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各村会有各村的招。
最后再说一句:虽然我们业界的呼吁对政策制定者未必真的能起到多大的作用,但我还是有更多的业界朋友能够发出自己的声音。因为,这不仅关乎我们自身,更关乎中国数亿百万计的创业者,关乎中国新兴产业的未来。
(i美股 jtliu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