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银监会知情人士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透露,截至2011年6月末,中资银行已在境外设立子行18家、分行56家、附属公司23家;中资银行在境外收购机构也已达到16家。
换句话说,算上境外收购在内,中资银行境外机构的数量合计超过百家,达到113家。与此同时,上述知情人士还透露,截至6月末,引进外国投资者、境外战略投资者和财务投资者的中资金融机构已达到98家。
尽管中资银行近几年来国际化步伐有所加快,但总的来看,依然处于“走出去”的初级阶段。与外资银行“请进来”相比,中资银行“走出去”的速度、规模明显滞后。
上述人士透露,在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有一半以上的国家和地区在中国设立了营业性机构和代表处。截至目前,外国银行在中国经营的资产总额已达到2万多亿元人民币。
国际化滞后
由于中资银行国际化并无明确的起始点,银行业界普遍以1981年11月,中国银行在纽约开设第一家境外分行作为中国银行业国际化的开端。若以此计算,中国银行业进入国际市场已有近30年时间。
“但实际上,中国银行开始大规模在境外设立机构也就是近几年的事。”有银行业内人士表示,特别是在金融危机之后,国内银行采取“购建并举”的策略,积极加快境外新设机构步伐的同时,主动寻求合适的境外对象进行国际并购。
但由于基数的原因,中资银行在境外尚未形成“气候”,依然处于国际化初级阶段。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与实体经济走出去对金融服务的需求相比差距较大;其二,银行业国际生存发展能力不足。
今年7月,农业银行行长张云曾发表文章称,国内银行业“走出去”的步伐仍然滞后于实体经济,海外机构总资产占比仅在4%左右,参与国际市场的广度与深度仍然有限。
目前,中资银行境外机构仅仅有113家,而2010年底,我国境外非金融企业投资累计已超过3000亿美元,在全球177个国家和地区设立境外企业1.3万家。
113家境外机构对应1.3万家境外企业,显然中资银行国际化程度难以满足中资企业境外分支的金融服务需求。更有甚者,与中资银行国际化滞后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加入WTO之后,外资银行在中国的蓬勃发展。
上述知情人士透露,6月末,外资银行在中国设立的本地法人机构已达40家,其分行达到243家;外国银行直设的分行已近100家,外国金融机构代表处已达207家。
“走出去”契机
“国内银行在股改之前,境内资产经营情况都不好,哪有精力搞国际化。”有国有大行研究人士表示,随着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的陆续上市,综合实力增强,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中资银行大规模国际化扩张成为可能。
“外资金融机构的‘去杠杆化’,使得中资银行国际化的市场空间不断扩展。”交行董事长胡怀邦在近期发表文章称,危机的冲击使得国际同业竞争格局与策略悄然变化,外资银行受困于巨额“有毒”资产,大量收缩业务,为中资银行拓展国际市场腾出了相应空间。
此消彼长,西方金融机构的业务收缩,为中资机构进入提供了空间。不仅如此,人民币国际化的迅速推进,还为中资银行“走出去”创造了新的机会。
央行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全国银行累计办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1.47万亿元,其中今年上半年办理9575.7亿元,同比增长13.3倍。
“人民币存贷款、结算、托管等业务需求势必快速增长,中资银行境外机构有望在人民币结算清算、金融市场和海外融资等领域确立领先地位。”张云认为,无论是目前正在推进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还是大力发展的人民币跨境投资和香港离岸市场,都为国内银行开拓海外业务和市场创造了很好的历史机遇和动力。
但上述国有大行人士同时也强调,国外利率已经完全市场化,利差空间远远小于国内,这也意味着利润空间小于国内。在国内利率管制的情况下,中资银行将资源更多地摆布在国内,做大境内资产规模的冲动依然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