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新疆9月29日电 (记者 唐娟)28日是新疆乌恰县膘依尔托阔依乡农牧民的巴扎日。当6名来自江苏援疆的医生开着医疗车来到膘依尔托阔依乡卫生院,这里已挤满了赶来看病的柯尔克孜族农牧民。
在新疆,游牧民由于居住分散,看个病要跑很远的路。作为江苏的第一批援疆干部,吴登云从江苏扬州到乌恰县行医已经49年,他说:“以前,我是骑着马到各个牧民定居点给牧民们看病,有时,从一个牧民家里走到另外一个牧民家里,要走上一天。”为了能集中给农牧民们看病,乌恰县利用柯尔克孜族人赶集市的巴扎日,开设流动医疗车,到各个乡镇巡回接诊。
由于前来看病的人太多,援疆医生的问诊台就设在膘依尔托阔依乡卫生院一亩见方的院子里。由吴登云带队的六名来自江苏常州的援疆医生刚刚坐到问诊台前,就被柯尔克孜族老乡围得里三层外三层。
顾不上帕米尔高原极强的紫外线,六名医生便开始了忙碌的一天。从常州妇幼保健院来援疆的“八0”后医生王丽说:“一天大巴扎,接诊二三千人是非常正常的。平均每个医生要看五百个病人。有时候饭都来不及吃的,送走最后一个病人往往就到了晚上的九、十点钟”。
常州援助乌恰医疗工作组组长戴虹介绍,自从来到乌恰后,他们组织的“医疗巴扎”每个月都有两三次。对于他们这些援疆医生来说,忙碌辛苦并不算什么,最让他们难过的,就是医疗知识及设施的欠缺,使得许多柯尔克孜族老乡的疾病得不到及时的救治。
8岁的热古丽在妈妈的陪伴下,早上天不亮就从70多公里远的阿依尕提村来赶“医疗巴扎”。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何军捏着小古丽那已经变形的小胳膊无比惋惜:“这个小孩得的是风湿性关节性,而且已经非常严重了。如果能早点就医就不致残疾。”
许多柯尔克孜族妇女是慕名来找王丽的。王丽帮她们做检查时,会亲切的拉着她们的手走进检查室。王丽告诉记者,她离开常州的时候孩子才一岁八个月,如今孩子已经二岁半了。虽然有太多为人母的不舍,但还是服从了组织派她援疆的决定。她说:“我是产科和妇科都有经验的医生。正是新疆偏远地区需要的。如今在这里,虽然言语不通,需要借助翻译才能与柯尔克孜族妇女沟通,但看着她们信任的眼神,会让她觉得很有成就感。